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五峰先生知言卷末 南宋 · 吴儆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七、《竹洲集》卷一四、《新安文献志》卷二二
五峰先生《知言》一书,传于世实甚久。
凡后学之自伊洛者,皆知敬信服行,如洙泗之有孔氏,而吾乡学者或未见焉。
某受此书于南轩先生,谨诿诸同志汪伯虞锓木以广其传。
异时吾党之士有文词者,有学问者,有才有智而可与立事者,有刚正不挠、恬退有守、温厚而寡过者,皆知以此道为终身根本之地,如萧何之守关中寇恂之守河内,则庶几乎知所税驾。
不然,吾惧其终身之无所归也。
胡五峰墓祝文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西山文集》卷五三
五峰先生胡公之墓。
昔者洙泗之门,高弟甚众,独曾子传之子思,而子思传之孟子,为得其真。
自馀源远末分,散为异端,其亦多矣。
某尝窃谓子思之功在圣门为最盛,盖上能大其师学而下能授之英贤,卒昌斯文,孰与之匹!
维两程氏讲道河南,曰谢与杨,得其要旨。
文定早岁俱从之游,既诚其身,复以教子。
公之生也,气禀特殊,玩心神明,不舍昼夜,优游自得,抱道以终。
爰畀其徒,曰子张子,斯文有托,谁之力焉!
仰视子思,庶几无愧。
某以晚学,缅怀遗风,敬遣官僚,往致一奠,尚惟默相,于道有闻。
尚飨。
胡五峰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二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一、《方舆胜览》卷一一、《濂洛风雅》卷五、《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五
幽人偏爱青山好,为是青山青不老。
山中出云雨太虚,一洗尘埃山更好。
衡山胡子诗也。
初,绍兴庚辰,熹卧病山间,亲友仕于朝者以书见招,熹戏以两诗代书报之曰:「先生去上芸香阁(时籍溪先生正字,赴馆供职。)阁老新峨豸角冠刘共父秘书丞除察官。)
留取幽人卧空谷,一川风月要人看(一章)」。
「瓮牖前头列画屏,晚来相对静仪刑。
浮云一任闲舒卷,万古青山只么青」。
二章或传以语胡子,子谓其学者张钦夫曰:「吾未识此人,然观此诗,知其庶几能有进矣。
特其言有体而无用,故吾为是诗以箴警之,庶其闻之而有发也」。
明年胡子卒。
又四年,熹始见钦夫而后获闻之,恨不及见胡子而卒请其目也。
因叙其本末而书之于策,以无忘胡子之意云。
五峰集序淳熙三年正月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四、《南轩集》卷一五、《五峰集》卷首
五峰胡先生遗书有《知言》一编,某既序而传之同志矣。
近岁先生季子大时复裒辑先生所为诗文之属凡五卷,以示某。
某反复而读之,惟先生非有意于为文者也,其一时咏歌之所发,盖所以舒写其性情,而其他述作与夫答问往来之书,又皆所以明道义而参异同,非若世之为文者徒从事于言语之间而已也。
又惟先生自早岁服膺文定公之教,至于没齿,惟其进德之日新,故其发见于辞气议论之间者亦月异而岁不同。
虽然,以先生之学,而不得大施于时,又不幸仅得中寿,其见于文字间者复止于如此,岂不甚可叹息!
至其所志之远,所造之深,纲领之大,义理之精,后之人亦可以推而得焉。
淳熙三年元日门人张栻序。
胡五峰论语指南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三、《攻愧集》卷七八、道光《永州府志》卷九上、同治《永州府志》卷九
《论语》一书,自昔大儒不知几人,未有能发明「仁」之一字。
樊迟问仁,夫子固尝答以爱人矣。
韩昌黎《原道》首曰:「博爱之谓仁,他何望焉」。
自伊洛二先生始发千古之秘,洙泗言仁,深见本源。
兹读《指南》一卷,枢密黄公、察院沈公皆深于此者,五峰断以一言,方见二公犹有差处。
一曰有心于为仁,则曰:「如此立言,恐不识心、不识仁也」。
一曰能恶人,则或者疑焉,于是复明仁者之心,曰本无所恶也,则曰:「只是当好恶之时,胸中元未了了也,乌得为仁」?
又「颜渊问仁」之下有曰:「人有仁不仁,心无不仁,此要约处,不可毫釐差」。
呜呼!
此言旨哉,此《论语》之本体也。
然而非二公相与讲贯,亦无以发五峰之言,故易以朋友讲习为说,盖天下之说未有过于此者。
夫子以学之不讲为忧,盖君子之忧未有甚于此者。
学者可不勉哉!
胡宏仲奉萱堂 明 · 金幼孜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堂谖久无恙,阿母晚尤康。
鹤发春云重,潘舆爱日长。
花前滫瀡具,膝下䌽衣香。
节孝敦流俗,门闾倍有光。
挽沈夫人五峰先生夫人也。代潘友人作) 南宋 · 赵蕃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夫子家齐政,夫人实并贤。
女能坚素节,儿亦嗣青编。
往日僧房寓,曾亲寿酒边。
吁嗟难重拜,奠哭亦无缘。
程季仪沈俭夫携酒见饯于湘中馆借用季仪所次五峰先生旧韵见怀之作 南宋 · 赵蕃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拟和题诗略未成,卒然风雨暗前津。
高秋政应凉如水,馀溽胡为暖似春。
载酒肯来真好事,舣舟聊为驻行人。
异时怀玉山前过,一访耕桑老病身。
胡仁仲遗文序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八、《陈亮集》卷二三、《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二
五峰胡宏仁仲,故宝文阁直学士文定名安国字康侯之季子也。
文定尝以《春秋》一经侍太上皇帝讲筵,又尝为之训传,其学问所繇来可考矣。
闻之诸公长者,以为五峰实传文定之学。
比得其传文观之,见其辨析精微,力扶正道,惓惓斯世,如有隐忧,发愤至于忘食,而出处之义终不苟,可为自尽于仁者矣。
其教学者以求仁,终篇之中未尝不致意焉。
推其文以与学者共之,因文以达其意,庶几五峰之志未泯也。